假期即将来临,
担心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,
近视度数蹭蹭蹭上涨?
许多家长对此无可奈何,不知如何是好。
面对铺天盖地治疗近视的广告,却无从下手。
担心踩雷让孩子的近视雪上加霜?
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,
对于这些误区,你是否也曾踩雷呢?
误区一:
认为近视可以“治愈”
现在儿童的近视问题非常普遍,但是近视并不可怕,关键是要做好科学防控。
许多家长现在还在寻找能够治愈近视的各种疗法,市面上许多商家借着家长爱娃心切的心情,推出了如“治愈近视”、“减少近视度数”等字眼的广告进行虚假宣传。孩子的视力不但没有得到改善,甚至加速了近视的发展。
12月25日,央视新闻对此作出辟谣:近视是不可逆的,目前还没有办法能够使其恢复。也就是说,近视只能被“矫正”,不可“治愈”。
目前,近视治疗方法主要有局部药物、光学眼镜、角膜塑形镜、手术治疗等。
所以,近视后唯一能做的就是延缓度数加深的速度。
误区二:
近视后戴眼镜会导致度数加深
现在,不少家长对于儿童近视还存在一个错误认知,认为近视不能马上戴眼镜,戴上眼镜度数会越来越深。
事实上,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才是导致近视加重的主要因素,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,可以缓解调节过度,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近视度数的加深。
如果孩子未及时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,则会因为看不清远处的目标而习惯性的眯眼、皱眉,造成视疲劳,使近视发展得更快。所以倘若孩子出现了视物不清的症状(比如看不清黑板上的字),家长应该带他到医院或视光中心进行全面的医学验光检查。一旦确定为近视,应尽早配镜矫正视力或验配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的发展。12岁以下的儿童则应每半年(寒暑假)进行一次全面的医学验光检查。
要想让儿童近视发展慢一些,高度近视发生少一些。家长的角色很重要,有必要了解孩子视力及屈光的发育进程与规律,要陪伴孩子成长,要管理孩子的眼健康。
误区三:
预防近视,室内运动和户外活动效果一样
研究者认为阳光可以使视网膜中多巴胺含量增加,从而延缓眼轴增长,控制近视进展。而室内运动与阳光无关。
只有孩子在户外接触全光谱的阳光,有一定视野,才会对预防近视有作用。所以,在课间休息的时候,应该让孩子到户外活动,而不是窝在教室写作业。户外活动时间应该每天累计在2小时以上。
误区四:
戴眼镜会导致“金鱼眼”
高度近视的患者将眼镜摘下来后显得眼睛特别突出,像金鱼的眼睛一样,不好看!很多人认为是由于戴眼镜导致的眼睛变形,所以不愿意让孩子配戴眼镜。
其实眼睛变凸不是眼镜惹的祸,而是近视度数增长后眼轴不断增长,逐渐变凸。
误区五:
孩子还小不可以戴隐形眼镜,会对眼睛造成伤害
儿童一般情况下不需要配戴隐形眼镜,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,比如近视发展速度过快,一般的眼镜和治疗无法控制,在医生的指导下是可以配戴特殊类型的隐形眼镜(角膜塑形镜)的。
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硬性隐形眼镜,只需夜间戴镜,白天可以无需戴镜,就能获得清晰视力并可以有效控制近视发展。